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字 > 声韵语源
汉字 - 声韵语源 - 列表
  • 一、汉代声训中揭示了一种特殊的音义现象——双声为训与叠韵为训

    我国传统语言学的发展,是从训诂学开始的。汉代的四本语言学专著《尔雅》、《方言》、《说文》、《释名》,都从不同角度致力于训诂。汉代训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声训,即联系语音以解释语义。不仅那四部语言...查看详细>>

    4568字1图
  • 二、双声为训与叠韵为训的同时出现与并行不悖

    我们终于在汉代声训中找出了这样一种现象: 对于同一个词,在这里以一个双声词解释它,在那里则以另一个叠韵词解释它。即双声为训与叠韵为训,在一个词身上,可以同时出现,可以并行不悖。例如:《尔雅·释诂》:...查看详细>>

    5469字
  • 三、论双声为训与叠韵为训的结合

    我们应该进一步讨论双声为训与叠韵为训的相互关系问题。两者是游离的吗? 是互不相干地并列着的吗? 都不是。说它们并行不悖,是就过去分析它们的存在状况来说的。它们的关系始终是内在地结合着的。这种结合是很重...查看详细>>

    5460字1图
  • 四、双声叠韵相结合与训诂工作

    由于我们过去大都把双声为训与叠韵为训两义分离,现在要把它们结合起来解释,这对于我们的训诂工作,自然就关系重大了。如贿,财也,货也。货、贿双声,故那只是解释了声母方面的意义。它还有占有的意思,贿、有之部...查看详细>>

    3999字
  • 五、论声韵语源

    一般的说,彼此用以声训的词,大多就是相互之间具有语源关系的词。也有少数一些,只是偶或巧合,找不到多少语源的证据。偶然的因素总是存在的,不足为怪。汉语的语源学就是在这个声训的基础上,开始研究起来的。《同...查看详细>>

    3606字
  • 六、音义分析法

    双声为训与叠韵为训的结合,将有力地推动音义分析法的运用,使得它能够前后贯通,左右逢源。而这两者得以结合,又是由于在两千年声训的发展中,充分地提出了双声为训、叠韵为训以及两者同时出现和并行不悖的语言资料...查看详细>>

    5964字4图
  • 七、关于谐声字的声母

    关于谐声字的韵母,经过一个阶段的研究,到段玉裁作了一个结论: “同谐声者同部” (《六书音韵表》),即是文字上同谐声偏旁的字,在上古都属于同一韵部。段玉裁说了这个话以后,随即把同谐声而不同部的例外字列...查看详细>>

    8634字1图
  • 八、声韵语源在异读、通假中的反映

    由两方面的音义结合,成为一种特殊的语源,至今还在音义两方面都留下大量的历史痕迹。现在我们抓住这许多音义的历史痕迹,反过来作为凭据,说明声韵语源的存在是事实。这种颠倒过来、由下而上地追溯的方法,在历史学...查看详细>>

    8083字4图
  • 九、复辅音的问题

    将近一百年了,一直有很多人说,古汉语中存在着很多的复辅音,即一个声母包含了两个甚至三个、四个辅音。首先是英国的伊特金斯(Edkins 1823—1905),接着是瑞典的高本汉 (Karlgren 18...查看详细>>

    2618字
  • 十、音转问题的具体分析

    音韵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训诂学和语源学的研究。但是,音韵学把过多的问题都看成是纯粹语音上的转变发展问题,而忽视了音义之间的本质联系。对谐声字声母问题的探讨,就存在这种缺点,总认为谐声字声母上的差异,...查看详细>>

    5188字3图
 共146条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