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味精工业

二、中国味精工艺和装备技术的进展

分类:味精工业1702字

中国味精工业在发酵法投产之后,工艺和装备方面变化较大,进展较快,现选一些较重要的成绩列入表1-2。

表1-2 味精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的进展

年 份内 容1949年以前(1)酸水解法,生产粉状味精

(2)手工作业,作坊式生产,使用少量机械设备1950—1960年(1)应用晶种法,生产结晶味精

(2)逐步采用机械法

(3)防腐技术应用于味精生产1964—1969年(1)发酵新工艺投产,一次性投糖发酵,产酸4.5%~6.0%

(2)提取工艺:等电;等电-离子交换;离交和浓缩水解。其收率为70%~90%

(3)部分企业用自控仪表对发酵罐的温度、压力、风量等进行自动调节1970—1980年(1)锌盐法应用谷氨酸提取,提取率为85%,此工艺已停产

(2)甜菜糖蜜(加抑制 ......     (共170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味精工业

    二、味精的物理性质

    (1)性状味精是无色至白色的柱状结晶或白色的结晶性粉末。(2)分子结构式分子式:C5H8NO4Na·H2O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187.13(3)结晶系斜方晶系(rhombicsystemorortho

    1270字 146
  • 味精工业

    三、味精的化学性质

    (1)味精在盐酸作用下生成谷氨酸(Glu)或谷氨酸盐酸盐(Glu·HCl)。(2)味精在强碱作用下可生成谷氨酸二钠盐,但加酸后仍可生成谷氨酸钠。(3)味精在水溶液中长时间加热,可部分脱水生成吡咯烷酮羧酸

    382字 122
  • 味精工业

    四、味精的鲜味和化学结构

    L-谷氨酸钠(MSG)有很浓的鲜味,其鲜味的强度与pH有关。中性时鲜味最强,酸性(Glu)或碱性(Glu·2Na)鲜味均降低。可见,鲜味的产生是由于α-NH3+与γ-COO-两个基团的静电吸引,形成五元

    450字 56
  • 味精工业

    三、味精的生理生化功能——谷氨酸在生物体内的代谢

    味精被食用后,经胃酸作用转化为谷氨酸,被消化吸收构成蛋白质,并参与体内其他代谢过程,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虽是一种非必需的氨基酸,但在脱氨基、转氨基、脱羧、解氨等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谷氨酸对大脑皮质和中枢

    675字 52
  • 味精工业

    一、基本味和最低呈味浓度

    (1)基本味食物的基本味是由咸味、甜味、酸味、辣味、苦味和鲜味组成的,这些基本味道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复合味,这些复合味又混合在一起形成更复杂的滋味。“美味”是上述味道与颜色、光泽、形

    530字 62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