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沌
分类:中国哲学405字
①庄子用语。指人的淳朴如一的精神状态。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 之帝为浑沌”。说浑沌没有耳目感官,倏和忽受到浑沌 款待以后决定为浑沌凿七窍,结果“日凿一窍,七日而 浑沌死。”庄子以这个寓言故事来寄托对无知无识的淳 朴之心的向往,表达了他对世界根本状态的认识。《庄 子·天地》讲到“修浑沌氏之术”,提倡不起分辨的浑然 淳朴的精神境界。②指天地万物分化以前的浑然如一 的原始状态。《淮南子·诠言训》明确以浑沌为世界之 原始状态:“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 一”。王充《论衡·谈天》也说到:“元气未分,浑沌为 一 ...... (共405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