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
【校】
手稿本,“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数句,原作“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即主观诗与客观诗之所由分也”。后改作:“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非不能写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是艺术境界的两大类型,都是审美直观时呈于心头的须臾之物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审美直观与日常生活经验、科学观察不同。日常生活经验和科 ...... (共3375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