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栟茶,又名“南沙”“茶江”“茗海”,位于长三角北翼,是上海的“北大门”,西与海安青墩遗址邻近,北与盐城、东台市接壤,濒临南黄海。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古韵悠然,景色别致;崇文重教,贤哲荟萃;商贾填闉...查看详细>>
241字沙洲初成
距今6000年左右,长江入海口抵达镇江、扬州一带,逐步向东推移,商周时期,“扬(州)泰(州)渐成扬泰砂嘴(又称廖角嘴)”,称之为扬泰岗地。上溯到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长江入海口处大大小小的沙洲群陆续...查看详细>>
290字淤涨成陆
东晋太元七年(382)前后,小芹河淤塞,扶海洲历经数千年不断淤涨,终与大陆连为一体。至此,栟茶地区基本成陆。栟茶虽然涨出了海面,但无法抵御大海潮水的侵袭,人们为了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开始筑堤拦海,世...查看详细>>
179字地名探考
悠悠岁月,大浪淘沙。据传由于古代长江的泥沙沉积,聚沙成陆。最初人们来此捕鱼、煮盐。相传唐初有栟树(棕榈)、茶树各一,干高逾丈,冠大如盖,分外显目。渔人下海捕捞,海天一色,时常迷路,故皆以栟茶二树为出海...查看详细>>
372字雅称见证
栟茶产茶, 有“ 茗海” 之雅称, 又名“ 茶江”。栟茶之地,在唐大历元年(766)前北部尚系海滩,海潮日日侵袭。淮南黜陟使李承始建捍海堰,以拦海潮之袭。因海中有北沙,栟茶位于北沙之南,故名“南沙”。...查看详细>>
419字1图煮海为盐
秦朝统一中国后,大量煮盐。西汉初年,领广陵郡(今扬州)的吴王刘濞,“招致天下亡命,东煮海水为盐”,栟茶地区迎来了第一批移民盐丁,这些烧盐人是两千多年前栟茶烧盐业的先驱。汉武帝即位后,又从四面八方招募民...查看详细>>
789字1图避乱迁徙
封建朝代,战事频繁,内陆地区的平民为避战乱,大多向海滨荒芜之地避乱。栟茶临海,成为外籍移民避居之地。元末,也有因政事、兵事留居的移民,如栟茶伊姓乃蒙古人后裔。明初以后又有一批江南人迁居至此。元末,为反...查看详细>>
433字农商并举
清至民国,栟地盐业大兴,农耕发展,物产丰饶,经济繁荣,除从扬泰、江宁、句容、皖、鲁等地来的移民从事农、盐、渔业外,又增加了商贾成分。如来自扬州的钟姓经营盐业,来自如皋的周姓经营典当行,来自安徽的姚姓经...查看详细>>
837字筑堰凿河
为抵御海潮对农业生产的侵袭,北宋天圣五年(1027),范仲淹带领乡民在栟茶北部构筑了范公堤,从而为农田村庄提供了屏障,增强了抗击潮灾的能力,并增加了可开垦的土地。各地移民带来犁耕技术和镰锄钉耙等先进生...查看详细>>
308字垦荒耕牧
两千多年前,栟茶的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一群群光着膀子的海伕在海滩上采捕渔货,一个个赤裸上身的盐丁在盐灶旁烧盐。这时的沙洲,已经有了一些绿地,偶尔也有三三两两衣衫褴褛的农民垦荒...查看详细>>
64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