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 (pái) 当为痱 (féi)
【俳】偏瘫。
例 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素问·脉解篇》)
译文 精气内耗而且气逆,则发生喑痱 (失语而偏瘫) 病,这是肾经气虚的缘故。
按 俳当为痱。从 《内经》 的不同篇章及不同版本可证俳乃痱之误。《灵枢·热病》: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 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痱”字,《甲乙》卷十第二下、《太素 ·卷二十五 ·热病说》 皆作“痱”。《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第一、《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痱候》 皆引作 “风痱”,“其言微知,可治。”《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第一作 “言微可知则可治。”
古人反映偏废病的字多作痱、腓,无 ...... (共670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