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諧聲字證:
鄭衆所謂諧聲字⑥就是班固所謂象聲字⑦,許慎所謂形聲字⑧。許慎所著《説文解字》共收9353字,計形聲字7697字,佔全數82%⑨。這些形聲字都是半體標意⑩,半體標聲。古人未有文字先有語言。凡諧聲字所諧之聲,就是古代造字時的語音。换句話説,形聲字半體標聲的字(卽當時的聲符),就是當時的語音或者與當時的語音接近。
按理,凡諧聲字的聲符在某韻,從其聲的字(卽被諧字)都應和它同韻(叠韻);聲符在某紐(一稱聲類,又稱聲母),從其聲的字(卽被諧字)都應和它同紐(雙聲)。但拿諧聲字的反切來校驗,有許多字,不僅韻異,紐亦不同。由此可以考見中古音(《切韻》時代)從上古音分化演變的遺 ...... (共6309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