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刘瑞明文史

“虎”字谐音隐实示虚趣难词历时共地研究

分类:刘瑞明文史12150字

《方言》2000年第3期有石汝杰、鲁国尧先生《关于〈汉语方言大词典〉的通用口语词》。文章特意提出了如下一个问题: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些令人兴味横生的词语:指称蚂蚁的吴语永康话‘虎奶’,温岭话‘虎亩’,温州话、青田话‘虎眼’,萧山话‘虎蚁’,黄岩话‘虎姆’、‘虎姆丁’,表示‘茧’的闽语福清话‘虎囝’,这些词儿里的‘虎’大概与‘老虎’无关,使我们不禁怀疑它也许是古代语言甚至某种古代非汉语的词缀的遗留。我们再进一步,看到这部大词典提供的晋代江东语的词儿:虎梓〈名〉苦楸。木名……虎葛〈名〉茏葛。草名……其中的‘虎’似是词缀。”

有趣的是执教厦门 ......     (共12150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刘瑞明文史

    论“为”字的泛义语法结构及相关误解

    我在《湖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论“打、作、为”的泛义动词性质及使用特点》中说:它们都有三种用法:独用、前附于意思具体的动词、后缀于意思具体的动词。本文在此基础上论述“为”字的泛义语法结构及相关误

    11437字 19
  • 刘瑞明文史

    后附用法的泛义动词“却”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却:语助辞,用于动词之后。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韩愈《病鸱》:‘计较生平事,杀却理应宜。’斫却、杀却,犹云斫掉、杀掉也。皮日休《李处士郊居》:

    2075字 20
  • 刘瑞明文史

    敦煌歌辞《悉昙颂》的音乐性及校勘研究

    佛教对我国文化各方面的影响,由于敦煌文献的研究而日益彰明,只是在音乐性方面的研究却比较寂寥。敦煌歌辞《悉昙颂》对此可以有所推助。《敦煌歌辞总编》收录的《悉昙颂》组诗共三篇,已有许多篇研究论著。香港大学的

    8098字 36
  • 刘瑞明文史

    简说“魂魄”与“三魂七魄”

    “魂”字起初是上下结构,指人死为鬼后发扬而上的气息。《说文解字》:“魂:阳气也,从鬼云声。”段玉裁注:“阳”当作“扬”。是形声兼会意字。“云”表示字音,兼表示字意。“魄:阴神也,从鬼白声。”所谓“阴神”

    2869字 26
  • 刘瑞明文史

    鬼都怕什么

    一般说来鬼是让人害怕的,但我国鬼文化却有许多使鬼害怕的事物,而且有规律的形成若干系列,各有文化原因。一第一类,鬼怕文字、符录、笔墨、圣人。汉代《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

    17409字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