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篆刻

篆刻學

分类:中国篆刻621字

專門研究篆刻藝術的一門學科,為印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篆刻藝術的發展歷史和創作規律,總結篆刻家的藝術實踐和藝術理論。中國篆刻學是在北宋金石學興盛和元代印學發軔的基礎上發生和發展起來的。北宋米芾傳為最早能自篆自刻且有理論的篆刻家。元代吾丘衍《學古編》是公認的印學經典,其主要部分《三十五舉》論及摹寫篆刻的方法。元人趙孟頫將玉箸篆引進印篆文字,拓寬了印篆領域。元末王冕創以花乳石入印,更新了印章的取質用料,使篆刻創作的空前繁榮有了物質前提。宋時初興匯輯印譜,當以北宋楊克一《集古印格》為最早,前人有“印譜始自宣和”之説。其後明顧從德《集 ......     (共621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中国篆刻

    圖書

    印章名稱之一。原為鈐用於書畫、典籍之上的專用印章,後世作印章之代稱。明徐官《古今印史》:“陸文量曰:‘古人於圖畫、書籍皆有印記某人圖書,今人遂以其印呼為“圖書” …… 莫 之 正矣。’”又清桂馥《續三

    252字 23
  • 中国篆刻

    刻印潤筆

    篆刻家刻印的價目單。亦稱“刻印潤格”、“刻印潤例”。《隋書·鄭譯傳》載:“上(文帝)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高熲戲謂譯曰:‘筆乾。’譯答曰:‘出為方嶽,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潤筆”之風,

    243字 20
  • 中国篆刻

    印章名稱之一。最早出現於秦代。朱劍心《金石學》引《漢舊儀》:“秦以來,天子獨稱璽,又以寶,羣臣莫敢用也。始有印字。”許慎《説文解字》:“印,執政所持信也。”廣義而言,“印”同“璽”,為官、私印的總稱。

    146字 20
  • 中国篆刻

    璽印

    古代官、私印章的總稱。從傳世印章實物看,秦以前只用“璽”,秦以後最多見“印”。故前人多有“秦璽漢印”之説。在秦代,除帝王外,皆不准用“璽”,而代之用“印”。故“秦璽漢印”之説並不確切。戰國璽西漢官印

    117字 15
  • 中国篆刻

    受命璽

    亦稱“傳國璽”。印章名稱之一。為帝王專用印璽。歷代皇帝自稱受命於天,故名。傳受命璽始於秦始皇,李斯篆,孫壽刻,印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明朱象賢《印典》:“《録異記》:歲星之精,墜於荆山,化而

    257字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