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旺
分类:中国少数民族艺术198字
民间绘画艺人。蒙古族。内蒙古正蓝旗人。自幼酷爱民间美术,曾拜阿日布金巴桑宝为师,进哈敦胡召庙学艺。早期作品有《白虎神》、《敖斯尔金玛》佛像。为贝子庙制作大量绘画、塑像及唐卡。1937年进《蒙疆新闻》绘画,转学现代美术。1950年以后,先后在察哈尔盟文化队、正蓝旗文化馆、乌兰牧骑等单位从事蒙古族民间艺术整理工作。1963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精选其一生中收集整理的蒙古族民间图案六十二幅出版 ...... (共198字) [阅读本文]>>
民间绘画艺人。蒙古族。内蒙古正蓝旗人。自幼酷爱民间美术,曾拜阿日布金巴桑宝为师,进哈敦胡召庙学艺。早期作品有《白虎神》、《敖斯尔金玛》佛像。为贝子庙制作大量绘画、塑像及唐卡。1937年进《蒙疆新闻》绘画,转学现代美术。1950年以后,先后在察哈尔盟文化队、正蓝旗文化馆、乌兰牧骑等单位从事蒙古族民间艺术整理工作。1963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精选其一生中收集整理的蒙古族民间图案六十二幅出版 ...... (共198字) [阅读本文]>>
侗族民间礼俗歌曲。意为“酒歌”。又名“阿好事”,即“好事歌”。于节庆、建房、祝寿、嫁娶等好事酒席酬唱,故名。流行于黔东南侗语北部方言地区。歌词精练、含蓄,常用比喻手法即兴创作。七言四句为一首或一段,讲究
锡伯族民间歌曲。意为“猎人之歌”。约当小调类。流传于新疆伊犁河流域和辽宁、吉林等锡伯族聚居区。锡伯人祖居东北,西迁后仍沿袭其习。描写猎人跨马飞驰猎场,放犬撒鹰捕捉野兔的激烈情景,表现锡伯族英勇剽悍、奔放
阿昌族金属工艺品。主要产于云南陇川户撒坝。亦称“户撒刀”。据传,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沐英率军屯垦户撒,阿昌人向汉兵学习打刀,遂传世。户撒坝各寨均有载誉名刀:来福寨的黑长刀、花钢刀,芒东寨的腰刀
哈尼族民间歌曲。又称“阿茨”、“阿其”,有“玩的歌”之意。流行于云南红河一带。多在山野歌唱,故又称“煞枝”(山歌)。因场合和音调高低、音量大小不同,可分为三种:(1)哧玛。又称“轰台阿哧”,即“山头上唱
苗族蜡染纹样。意为“卷卷花”。流行于黔南贵定、龙里、福泉等地。用于妇女服饰。纹样以四瓣花蕊为中心,由四对弯曲翻卷的藤状叶组成,置于正方形内。多为浅蓝色,与刺绣相间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