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动词 “是”的产生和发展
对汉语来说,有两个词常用为判断动词,一个是 “为” 字,一个是“是”字。这里重点说 “是”字。
在中国早期的汉语语法著作中,有的学者把 “乃” “则” “即” “曰”“惟”“维”“伊”“繄”等词都看成是具有是义、为义的 “不完全内动词”,把 “非”“匪”看成是具有非 (不是) 义的 “不完全内动词”。到后来,有的学者仍把 “惟”“维”称为 “系词”,把 “非”“匪”称为 “否定系词”。甚至有的外国汉学家也持有相同看法,认为 “唯 (隹、惟、维)”是 “前古汉语中的系词”,“曰”也是 “系词”①。现在学术界一般都不再这样看了。不能把具有加强判断作用的副词同判断动 ...... (共4403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