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环境及历史沿革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介于东经115°50′~120°43′,北纬23°30′~28°22′之间。东北与浙江交界,西北隔着武夷山脉与江西交界,西南与广东相连,东面隔着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西宽约...查看详细>>
1978字二、社会民俗文化发展及演变
在原始社会直至唐宋元明清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福建地区的社会民俗文化也曾走过灿烂辉煌的历程。数万年来,我们的祖先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在艰难的生活之旅中创造了许多追求生存、祈延生命和敬仰神灵的生活习俗。在历...查看详细>>
5058字2图三、福建民俗的主要特征
纵观福建民俗文化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鲜明的历史脉络和特征。原始时期,先民们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创造了许多追求生活、祈延生命和敬仰神灵的生活习俗。在原始宗教热烈的氛围中,这些习俗无不刻上时代的烙印...查看详细>>
2964字1图八腊之祭
八腊之祭在中国起源很早。《礼记·郊特牲》曰:“八腊以祀四方。”所谓“八腊神”,实即八种神祇。其一为先啬即神农等神祇;二为司啬即后稷;三为农,当为古代有功绩的农官;四为邮表啜,即古代祭祀劝农官田畯的田间...查看详细>>
219字社稷等神祭祀
“社”即土地神,“稷”即谷神,与此相伴的还有风雨雷电之神等。作为中国民间传统的神祇崇拜对象,明清近代,福建各地都设社稷坛祭祀有关神祇,同时祭祀风云、雷雨、山川诸神。各地民间多以正月初五或初八为谷神诞日...查看详细>>
493字番薯王祭祀
福建沿海各地土地贫瘠,多丘陵山地而少水田,自古以来稻谷少有而口粮缺乏。如惠安一带由于近海,地多粗沙而缺乏水源,自古以来稻谷不生,因此民间曾有“八乡鸡鸭不识稻谷面”的俗语。明万历年间,有华侨自南洋输回番...查看详细>>
260字牛神祭祀与护牛习俗
福建民间一些地方有牛神祭祀的习俗,每逢四月初八,主人就在牛栏边插香上供祷告祭祀,闽南民间称之为“祭朝(厩)公”,此俗今已少见。此外,各地民间在冬至日还有将冬至丸粘于牛身上以祈其健壮的习俗。除了祈祭之外...查看详细>>
586字蚕神祭祀
福建地区有较早的养蚕植桑历史。《南史·到溉传》说梁武帝任到溉为建安内吏,其间到溉写下了著名的《八蚕诗》。其曰:“溉到建安,其友任昉以诗赠之,求二衫段。溉答诗云:余家本百结,闽中徒八蚕。假使金如粟,讵使...查看详细>>
580字山神和树神祭祀
福建多山地丘陵,自古以来各地的自然植被就很茂密,各种树木生长茂盛。随着林业生产与开发的不断进行,历代各地民间都有植树造林和炼山砍伐等活动。在开发与生产的同时,各地民间对山神和树神的各种祭祀等活动基本上...查看详细>>
771字茶神祭祀
福建地区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自唐代始产福州方山之茶和宋代产北苑贡茶以来,闽产茶叶驰名中外,久负盛名。此后闽北、闽中及闽南各地茶的种植逐渐增多,山地丘陵几乎茶山相连,满园青绿。每逢清明时节,采茶人群蜂拥...查看详细>>
134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