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汤瓶
汤瓶用于煮或盛沸水,以便向盏中点茶。魏晋南北朝流行的鸡首壶,在唐代已不再出现,常见的是一种多棱形式圆柱形短流的执壶。壶柄也由以前的龙柄变为曲柄,在流与柄之间的立系耳的形式也少见。盘口壶壶口也由盘口变为喇叭口,壶腹一般作椭圆形,有的呈瓜形,在唐代文献上称为“注子”,早期作酒具,到晚唐出现点茶后,汤瓶成了煮水点汤之重要茶具。点茶法重视点汤的技巧,强调水流要顺通,水量要适度,落水点要准确。目前能够直接确认的唐代汤瓶是西安出土的一件,墓主人王明哲,官“内侍省内府局丞”,随葬茶瓶、茶碗各一件。瓶身较矮,肩以下微圆,喇叭口,圆柱形短流,曲 ...... (共503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