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 > 中国茶具

4.茶托子

分类:中国茶具358字

越窑青瓷中也有大量出现,茶托子又叫“盏托”、“茶拓子”,是防杯烫手而设计的器型,后因其形似舟形,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茶船最初是从盏托演变过来的,据传是唐德宗建中年间 (780~783) 成都尹崔宁的女儿的小发明。其实盏托在两晋时已出现。唐代茶托的造型较两晋南北朝时更加丰富,莲瓣型、荷叶型、海棠花型等各种款式的茶托子大量出现。茶托的基本造型大致可分为两类: 其中一类托盘下凹,中间不置托台,有的呈圆形,有的呈荷叶形,宁波义和路出土的茶托子,釉色青翠莹润,如一朵盛放的荷花,十分优美。另一类茶托由托台和托盘两部分组成,托盘一般呈圆形,托台高 ......     (共358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茶具

    古朴粗放的唐以前茶具

    茶是从药用、食用再到饮用的。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有关先人对茶的最早描述和记载。在茶的最初利用阶段,没有专门茶具,大都是和其他食器共用,经历了一段从日常饮

    544字 107
  • 中国茶具

    唐人煮饮和陆羽《茶经·四之器》

    唐代由于饮茶风尚的盛行,促使茶叶种植面积大增,产量也大幅度地提高,出现了诸如剑南蒙顶石花、湖州顾渚紫笋、东川神泉小团、昌明兽目茶、福州方山露牙、夔州香山茶、湖南衡山茶、常州紫笋茶、婺州东白茶、睦州鸠坑茶

    3921字 104
  • 中国茶具

    1.茶釜

    唐越窑横把壶唐瓷茶碾由于唐代烹煮的饮茶方式,时人习惯把茶饼碾末放人茶釜中煎煮,釜应是当时的一种重要茶具,在越窑青瓷中,茶釜也曾大量出现,为我们了解唐代的煮茶提供了实物依据。在浙江省博物馆就收藏有一件晚唐

    190字 154
  • 中国茶具

    5.汤瓶

    汤瓶用于煮或盛沸水,以便向盏中点茶。魏晋南北朝流行的鸡首壶,在唐代已不再出现,常见的是一种多棱形式圆柱形短流的执壶。壶柄也由以前的龙柄变为曲柄,在流与柄之间的立系耳的形式也少见。盘口壶壶口也由盘口变为喇

    503字 30
  • 中国茶具

    邢窑白瓷茶具

    除越窑茶具外,北方的邢窑也生产大量的茶具。邢窑是唐代重要制瓷窑口之一,位于河北省内丘,唐时属邢州,所以又称为邢窑,始烧于北朝,盛于唐而衰于五代。唐李肇的《国史补》记载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

    712字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