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 > 三峡民俗文化

茶谚语、茶谜语

分类:三峡民俗文化633字

茶农中间延续着许多活生生的茶谚语和茶谜语,民族特色鲜明,涵盖内容广泛。

(一)茶谚语

关于茶树栽培管理的,如“若要茶树好,铺草不可少”“春采夏剪结合好,深挖培肥要做到”。

关于茶叶采摘的,如“惊蛰出芽,清明摘茶;清明发芽,谷雨摘茶”“茶叶本是时辰草,早三日是宝,迟三日是草”。

关于茶叶品饮的,诸如 “三皮(片)叶子泡一碗,一喝就醉”“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不好摘”。

关于茶叶制作的,如“炒青味浓用锅炒,先大后小火温好,多抖少闷揉紧条,将干磨炒生白毫”。

关于茶叶审评的,如“紧细匀直条索紧,乌黑油润色泽明,汤色红亮叶底匀,滋味浓烈香气醇”。

关于茶 ......     (共633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三峡民俗文化

    建筑与居住民俗概述

    建筑与居住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建筑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如新建住所时的一系列入住仪式和习俗,居所内部物品的摆设,以及住房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

    3140字 36
  • 第一章 民俗概述

    本章是了解和认识民俗、三峡民俗概况的入门篇。主要就民俗的概念、民俗的分类、三峡地区民俗的主要类别、民间习俗的文化渊源、民俗的主要特征进行讨论,旨在了解民俗和三峡民俗的基本情况,对后面学习和掌握三峡民俗事

    111字 111
  • 第一节 民俗的概念和分类

    民俗,即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特征之一。三峡地区,是土家、苗、侗、汉多族人民聚居的地区,在这里各民族又保留了各自的民俗文化而且自成群落。总之,该地区是一个兼容着多元文化的地区,因而各

    433字 135
  • 民俗的概念

    民俗拆析开来,有三个元素:风、俗、习惯。简单地说,民族群体的习惯,是为适应特定的地理、历史、宗教、政治环境的最佳选择。“习惯”被认同、凝固成了“风俗”(即经历了“风”化、规范化的过程),这时它在一个民族

    1500字 138
  • 民俗分类

    韩国人赵治勋在《韩国民俗学概说》一书中对民俗作了这样的分类:一是口头传承类,包括神话、传说、民谚、童话、笑话、民谣、牧歌、谚语、方言、隐语、民俗剧的台词等;二是信仰传承类,包括礼曹、占卜、禁忌、主簿、自

    3605字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