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 > 三峡民俗文化

民俗分类

分类:三峡民俗文化3605字

韩国人赵治勋在《韩国民俗学概说》一书中对民俗作了这样的分类:一是口头传承类,包括神话、传说、民谚、童话、笑话、民谣、牧歌、谚语、方言、隐语、民俗剧的台词等;二是信仰传承类,包括礼曹、占卜、禁忌、主簿、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异人崇拜、家宅神、巫俗等;三是意识活动传承类,包括山俗、婚俗、丧葬、祭礼、年中活动等;四是技艺传承类,包括饮食、服饰、居住、民具、民俗游戏、民俗竞技、民俗舞蹈、民俗音乐、民俗剧、木偶戏、民间医疗等;五是共同生活结构传承类,包括家族制度、社会构造、经济组织、生产技术等。

三峡地区是土家族的腹地。尤其是清江流域和酉水流域居 ......     (共3605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三峡民俗文化

    建筑与居住民俗概述

    建筑与居住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建筑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如新建住所时的一系列入住仪式和习俗,居所内部物品的摆设,以及住房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

    3140字 35
  • 第一章 民俗概述

    本章是了解和认识民俗、三峡民俗概况的入门篇。主要就民俗的概念、民俗的分类、三峡地区民俗的主要类别、民间习俗的文化渊源、民俗的主要特征进行讨论,旨在了解民俗和三峡民俗的基本情况,对后面学习和掌握三峡民俗事

    111字 98
  • 第一节 民俗的概念和分类

    民俗,即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特征之一。三峡地区,是土家、苗、侗、汉多族人民聚居的地区,在这里各民族又保留了各自的民俗文化而且自成群落。总之,该地区是一个兼容着多元文化的地区,因而各

    433字 122
  • 民俗的概念

    民俗拆析开来,有三个元素:风、俗、习惯。简单地说,民族群体的习惯,是为适应特定的地理、历史、宗教、政治环境的最佳选择。“习惯”被认同、凝固成了“风俗”(即经历了“风”化、规范化的过程),这时它在一个民族

    1500字 125
  • 第二节 民间习俗的文化渊源

    民族风俗习惯的文化渊源,学界较为普遍认同的,是以当地该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生活为基础,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历史的产物,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客观性,同时又具有

    1446字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