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 > 三峡民俗文化

宴席礼仪

分类:三峡民俗文化1334字

土家人好客,“过客不裹粮投宿,无不应者”。旧时,贵客到来,要放铁炮以迎。铁炮如大鞭炮一般大小,竖立于铁匣上,放起来震天动地。如果一时没有铁炮,也可鸣放猎枪表示欢迎。听见炮声,寨上的老人、青年、儿童,一起出来相迎。现在虽无如此繁文缛节,但主人也会立即敬烟,煨茶,煮腊肉。

土家族素以能歌善舞、勤劳善良闻名,但土家人在餐桌上的许多习俗却鲜为人知。每逢家中来了客人,主人不仅会准备美酒佳肴盛情款待,而且会邀请同村相好的乡邻在吃饭时做陪客。如果家中来了客人,主人没有请到乡亲来陪客,就会觉得特别丢面子。

热情的主人在厨房做饭炒菜时,绝不会让客人 ......     (共1334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三峡民俗文化

    建筑与居住民俗概述

    建筑与居住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建筑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如新建住所时的一系列入住仪式和习俗,居所内部物品的摆设,以及住房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

    3140字 37
  • 第一章 民俗概述

    本章是了解和认识民俗、三峡民俗概况的入门篇。主要就民俗的概念、民俗的分类、三峡地区民俗的主要类别、民间习俗的文化渊源、民俗的主要特征进行讨论,旨在了解民俗和三峡民俗的基本情况,对后面学习和掌握三峡民俗事

    111字 112
  • 第一节 民俗的概念和分类

    民俗,即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特征之一。三峡地区,是土家、苗、侗、汉多族人民聚居的地区,在这里各民族又保留了各自的民俗文化而且自成群落。总之,该地区是一个兼容着多元文化的地区,因而各

    433字 135
  • 民俗的概念

    民俗拆析开来,有三个元素:风、俗、习惯。简单地说,民族群体的习惯,是为适应特定的地理、历史、宗教、政治环境的最佳选择。“习惯”被认同、凝固成了“风俗”(即经历了“风”化、规范化的过程),这时它在一个民族

    1500字 139
  • 民俗分类

    韩国人赵治勋在《韩国民俗学概说》一书中对民俗作了这样的分类:一是口头传承类,包括神话、传说、民谚、童话、笑话、民谣、牧歌、谚语、方言、隐语、民俗剧的台词等;二是信仰传承类,包括礼曹、占卜、禁忌、主簿、自

    3605字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