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言意之辨
一、事实
二、理论
1.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周易·系辞》)
中护军蒋济著论,谓观其眸子可以知人。(《魏志·钟会传》)
嵇叔夜《声无哀乐论》:“吾谓能反三隅者,得意而忘言。”“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事异号,举一名以为标识耳。”
殷融著《象不尽意论》。
傅嘏善言虚胜,如论才性原本精微,鲜能及之。
支道林如九方皋相马。略其玄黄,取其俊逸。
2.欧阳。
王茂弘。
3.王弼。《周易略例》《庄子·外物》,郭象注《逍遥游》,又《山木》《知北游》《秋水》。
三、用
1.解书大义之方法。杜预左氏注。
(1)玄与章句。
(2)冲突。
(3)合理化。
(4)cf. Philo. Allegorical method.调和between literal & spiritual ...... (共1261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