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三礼

一 布帛

分类:三礼3950字

麻織之總名曰布,絲織之總名曰帛。

《禮記·禮運》:“治其麻絲,以爲布帛。”《説文·巾部》: “布,枲織也。”段玉裁注:“其艸曰枲、曰萉,析其皮曰林、曰;屋下治之曰麻;緝而績之曰綫、曰縷、曰纑;織而成之曰布。……古者無今之木棉布,但有麻布及葛布而已。”《説文·帛部》:“帛,繒也。”帛與缯均爲絲織品之總名。

計布帛之數,凡二丈為一端; 兩端謂之兩,亦謂之匹; 十端為一束。端亦稱純。

《周禮·地官·媒氏》: “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鄭玄注:“五兩,十端也。……《雜記》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 然則每端二丈。”古時摺布帛之法,從兩端向 ......     (共395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三礼

    三 冠冕

    冠,古禮帽之總稱,包括冕、弁、冠。《説文·冖部》:“冠,絭也,所以絭髮;弁冕之總名也。”冕,首服之最尊者。有延,武;前有旒。天子冕十二旒,旒十二玉(圖1)。鄭玄注以為前後皆有旒,誤。圖1冕《周禮·夏官·

    3956字 160
  • 三礼

    四 衣裳

    上曰衣,下曰裳。古時衣與裳有分者,有連者。男子之禮服,衣與裳分;燕居得服衣裳連者,謂之深衣。婦人之禮服及燕居之服,衣裳均連。分述如下。上衣之制,略見于《儀禮·喪服·記》。衣長二尺二寸,下加一尺,掩裳(圖

    6722字 35
  • 三礼

    五 韍舄

    裳外有韍,有革帶,大帶。當股蔽膝之衣謂之韍,初文作市,《詩》常用芾;亦謂之韠,亦謂之韐。韍為太古時蔽前之遺制(圖11)。《説文·市部》:“市,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市以象之。天子朱市,諸侯赤市,卿大夫蒽

    4520字 39
  • 三礼

    五 器皿

    論述器皿,可以用書面文獻和考古出土實物兩種互證。但文獻上記載的器皿種類複雜,名目繁多,同一器物往往因時代、區域、用途、等級的不同而名稱各異;出土的實物,也有同一類器物而大小、形制不同。因此要把兩種資料一

    9005字 19
  • 三礼

    一 都城中城

    天子都城方九里,諸侯都城大國亦九里,其次七里,再其次五里,三里。《周禮·考工記·匠人》:“匠人營國,方九里。”營國謂營王都。《周禮·春官·典命》:“上公九命爲伯,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九爲節

    4666字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