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三礼

五 《周禮》作于戰國晚期

分类:三礼1755字

近人錢穆氏曾著《劉向歆父子年譜》①,由史入經,列舉事實,說明劉歆無偽造諸經之必要與可能,從而解決了晚清以來的經學今古文爭訟之公案。又著《周官著作時代考》②,從《周禮》所載祀典、刑法、田制及其他方面,分析制度的產生發展,論證《周禮》成書于戰國晚季。兹簡述要點如下:

(一) 《周禮》 言祀 “五帝”凡有九處,而 《詩》、《書》衹言 “天”、“帝”,不言五帝。據 《史記·封禪書》,祀五帝之事興于秦。可證 《周禮》 出于戰國晚世,在道家思想轉成陰陽五行學派之後。

(二) 《周禮》 書中對 “法” 的觀念很重視。春秋時,鄭國的子產鑄刑書,晉國人鑄刑鼎,都遭到反對 ......     (共1755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三礼

    三 冠冕

    冠,古禮帽之總稱,包括冕、弁、冠。《説文·冖部》:“冠,絭也,所以絭髮;弁冕之總名也。”冕,首服之最尊者。有延,武;前有旒。天子冕十二旒,旒十二玉(圖1)。鄭玄注以為前後皆有旒,誤。圖1冕《周禮·夏官·

    3956字 156
  • 三礼

    四 衣裳

    上曰衣,下曰裳。古時衣與裳有分者,有連者。男子之禮服,衣與裳分;燕居得服衣裳連者,謂之深衣。婦人之禮服及燕居之服,衣裳均連。分述如下。上衣之制,略見于《儀禮·喪服·記》。衣長二尺二寸,下加一尺,掩裳(圖

    6722字 33
  • 三礼

    五 韍舄

    裳外有韍,有革帶,大帶。當股蔽膝之衣謂之韍,初文作市,《詩》常用芾;亦謂之韠,亦謂之韐。韍為太古時蔽前之遺制(圖11)。《説文·市部》:“市,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市以象之。天子朱市,諸侯赤市,卿大夫蒽

    4520字 39
  • 三礼

    五 器皿

    論述器皿,可以用書面文獻和考古出土實物兩種互證。但文獻上記載的器皿種類複雜,名目繁多,同一器物往往因時代、區域、用途、等級的不同而名稱各異;出土的實物,也有同一類器物而大小、形制不同。因此要把兩種資料一

    9005字 19
  • 三礼

    一 都城中城

    天子都城方九里,諸侯都城大國亦九里,其次七里,再其次五里,三里。《周禮·考工記·匠人》:“匠人營國,方九里。”營國謂營王都。《周禮·春官·典命》:“上公九命爲伯,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九爲節

    4666字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