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藏传佛教

第三节 修行地

分类:藏传佛教5969字

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除了留下了大量的寺院道场、佛塔而外,还有许多著名的修行地也成为著名的圣迹,而在民间广为流传,渐渐地变得著名而神秘。在历史沿革中,修行地慢慢地组成了藏传佛教有关于道场的空间意义,成为第三个宗教空间神圣化的支点,从而引起了膜拜者们的极大兴趣。

修行地不同于人为道场的最明显特征,就是修行地是自然形成之物,很少经人为雕凿。本来是很平常的自然景观,但因为著名的大师们在这里修行静坐思索过——生活过因而也就显得极为神圣,充满着灵异之气。修行地种类繁多,有洞穴、巨岩、树林、泉流、山沟、水泊等等不一而足。有的修行地是固定一处 ......     (共5969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藏传佛教

    第二节 法轮和佛教岩画

    从山野之中的拉卜则、经幡之下走向藏传佛教寺院道场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风马旗和寺院道场中的牦旌。接着,仔细的心灵在进入寺刹前还会注意到寺顶上多有出现的法轮及寺院附近山壁上的岩画十分引人注目,一种宗教圣地的

    9378字 21
  • 藏传佛教

    第三节 曼荼罗

    曼荼罗,为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坛城”,藏语译作“曼札”。即诸佛聚集的场所或宫殿。在藏传佛教密宗看来,“坛城”又是能够防止魔众入侵的精要修行地或修法处,在修法时,于地上划一圆圈或筑成土坛,重要情形下还画上

    7895字 29
  • 第一章 藏传佛教的空间世界

    藏传佛教的空间世界,实际上就是藏传佛教的道场的现代理解。道场一词,是象形文字的古写习惯,在佛教初被汉族或说汉语言使用区的人们听说时,人们便把僧伽聚落的特定空间叫作“道场”。很明显,这是人们以道教指称方式

    227字 75
  • 第一节 寺院

    藏传佛教的寺院建筑丰富多彩,各有特色,但又有一般共性可以寻求。寺院,无论在佛教诞生的南亚次大陆上被人们兴建,还是后来的日子里佛教北渐到雪域高原时被王权所布施,其成立的首要意义并不是宇宙象征或理念写意,而

    11684字 67
  • 第二节 塔

    在佛教理念中,佛像、佛经、佛塔分别为身、语、意之依处,而塔便是意之象征。因而在塔的建筑方面更强调一些佛教理念的象征赋予,因此,似乎塔的存在在信佛的人们看来比寺院更为神圣,因为通过塔建筑而整合起来的佛教理

    12139字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