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世界伦理道德

一性论派

分类:世界伦理道德441字

基督教的一个派别。产生于公元五世纪。该派由君士坦丁堡附近一个修道院院长优迪克(Eutyches,378—454年)所倡导。其伦理观认为: 基督的人性已被神性所吞没,因此,基督只有一个本性,即为神性; 基督的人性既已融合在神性之中,因此基督和人不是同类; 那种说基督兼有神性和人性的 “一位二性” 论是不能成立的。公元449年在以弗所召开的宗教会议上,一性论派教徒迫使会议承认优迪克与一性论派教徒为正统派教徒,谴责、拷打並放逐反对派代表人物——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富拉维安。会议的决定得到皇帝狄奥多西的批准。公元451年在卡尔西顿公会议上,拜占庭皇帝与罗马教皇合谋,把一性论派 ......     (共441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一切种智

    古代印度佛教伦理概念之一。佛教智慧的一种。《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一切种智,观种种法门,破诸无名。”“无明”,泛指无智、愚昧等。佛教认为,“以无明尽故,显照诸法,名一切种智”(《大乘起信论义记》卷六)

    235字 56
  • 一志论派

    中世纪基督教的一个派别。产生于公元七世纪中叶。该派的伦理观认为,基督虽然具有神性和人性,但只有一个意志和作用,即具有神的意志和作用,而不具有人的意志和作用。当时这种观点产生了不小影响。东罗马帝国皇帝康斯

    228字 86
  • 一夫一妻制家庭

    亦称专偶制家庭或单偶制家庭。是继“偶婚制”家庭以后产生並一直继续到当代的一种文明时代的家庭形式。它是以一男一女结成夫妻关系的一种婚姻家庭形式。自从父权制取代母权制之后,男女双方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952字 66
  • 一个能说善道的农夫的故事

    埃及中王国时期(约前22世纪一前16世纪)人民口头创作的伦理教诫故事。叙述一个农夫到首都去买粮食,半路上被仗势欺人的大官仆从抢光了。后来,农夫靠了自己的机智与辩才,向法老陈述,使抢劫者受到应得的惩罚。故

    1694字 76
  • 二谛

    古代印度宗教伦理概念之一。原为婆罗门教用语,后被佛教所沿用。指真谛(又称“胜义谛”、“第一义谛”)和俗谛(亦称“世谛”、“世俗谛”)。“谛”,谓真实不虚之“真理”。两种真理,谓之二谛。佛教各派对此含义有

    830字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