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华膳海

(二) 青铜厨具与食器的发展

分类:中华膳海1212字

三代是灿烂的青铜时代,它可能诞生于夏代晚期,到商代迅速隆盛,它的隆盛时期,共延续了1 000多年,包括整个殷商时期和西周。仅在殷代妇好 (武丁之妻,著名女将) 的墓穴里,就出土了青铜器468件。东周一个三等诸候国的国君——曾候乙的墓葬,就出土青铜器和青铜构件共达了10 000公斤。目前已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殷墟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通耳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另一个大食器是曾候乙墓出土的两个大铜缶 (盛酒或盛水用),每个高1.3米,重300多公斤。这样巨型的铸件,没有二三百人协作的工场是造不出来的。到东周时,已掌握脱腊铸造法,青铜器具更加精美 ......     (共121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华膳海

    (三) 膳食中的糖,是人体的“能源”

    糖,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它的生成过程可用下列分子式表示:正由于这些化合物,都由碳(C)、氢(H)、氧(O)三种化学元素所组成,并且多数糖所含氢和氧的比是2:1,与水相同,因此

    1412字 48
  • 中华膳海

    卷首语

    一、生存与吃喝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这一点是一样的:要生存必须吃喝。吃喝——饮食,是人们生存——维持生命的起码的、基本条件。我们祖先曾经说过这样的至理名言:“民以食为天”。其实,那些王侯将相,才子佳人也是“以

    4549字 34
  • 卷首语

    中国的饮食理论和饮食一样,丰富多彩,源渊流长,是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在本卷我们将就有关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唯物论认为,先有实践后有理论,随着实践的深入理论也将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反之,正确的理论又会能

    2024字 95
  • 一 概论

    饮食文化,指饮食、烹饪及食品加工技艺、饮食营养保健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文化艺术、思想观念与哲学体系之总和。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结构、食物资源、宗教意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世界饮食文化主

    4772字 93
  • 二 中华饮食文化的起源

    自地球上诞生了动物之日起,饮食,这一动物肌体与其生存环境进行基本物质交换的现象,便产生了。但将饮食由生食,发展到熟食,进而又发展到烹调,以至上升成为一种文化,则是人类所独有的。就中华大地的先民而言,上述

    112字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