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爸妞式
满族古代表演歌舞。源于清雍正年间,乾隆时趋于完善,嘉庆年间流行于热河街(今承德市)满族各阶层妇女中。原热河街满族民间音乐组织普天同庆韶音花会曾配曲伴奏。道光后期,热河二人转为丰富表演,曾吸收其女角演唱技法。该舞有少女妞妞、阿爸、阿爸爱猫眯眯、察干女等若干人物。内容分二段五节,即幕前曲、观扇、眯眯撕扇、妞妞打猫、阿爸解劝,最后以吉日婚礼跳女莽式舞、眯眯展示巨幅“禧”字结束。舞蹈动作丰富,上身动作功法有:望月、眺望、侧望、流视、窥头、媚眼、喜手、凝盯、展容、合喜、探视;中部肢体动作功法有:单扇抖、双扇抖、豆角腕、漂飞燕、前后轮、横竖摇 ...... (共418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