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豫剧

豫剧源流概观

分类:豫剧470字

豫剧,黄河文化中的瑰宝,中州艺苑中的奇葩,梆子声腔大家族中的绽枝,民俗艺术景观中的彩虹。从1984年起,在专业剧团及从业人员数量、年均演出场次、观众人数和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均跃居全国300多个剧种之冠,成为众所公认的“叫座剧种”和专家学者关注与推崇的“准国家级剧种”。①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高梆”、“靠山黄”、“土梆戏”等。是清初大一统“梆子腔”的一个支系。18世纪前期开始嬗变:首先在曲牌连缀体中楔入十字句,至乾隆末又加进“集唐”七字句;之后,随着语言、风俗、社会条件及生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约在嘉庆年间,方始基 ......     (共47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豫剧

    一、丰厚的中原戏曲文化积淀

    在中国戏剧的历史长河中,豫剧正式形成的年代虽不算太久,但她那深厚的文化积淀却可以上溯数千年,从古代生活中产生并渐趋明朗的各种戏曲艺术基因中可以找到。不这样来看问题,就不会明白为什么仅从明万历初算起,40

    3778字 86
  • 豫剧

    二、豫剧诞生及“祥符调”的形成

    音乐上脱离“曲牌联套”而基本定型于“板式变化”体制的河南梆子,她的躯干不仅仍靠了大一统“梆子腔”的骨骼(即慢板、流水、散板、滚白等一套板式及其相同的节奏型号)支撑,而且在将近100年的漫长时期中依旧藕断

    5533字 91
  • 豫剧

    三、归德府“蒋门”开创豫东调

    北宋立国(960)至真宗赵恒嗣位的第十一年改号大中祥符,第二年(1009)又改浚仪县为祥符县。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沿明制置河南省,开封府为省治,又把府治设祥符县。至民国2年(1913)止,“祥符

    6031字 97
  • 豫剧

    四、罗、弋、黄、越汇“西府”

    豫西调,原称“豫西梆子”。因以洛阳为中心,故别称“西府调”。正如川剧是由昆、高、胡、弹、灯五个分体组成,上党梆子则直到现在仍属于昆、黄、梆、罗、卷复合腔种的情况相似,当年的“豫西调”也是由罗、弋、梆、黄

    6905字 100
  • 豫剧

    五、沙颍河畔又一枝

    用“沙河调”定称豫剧南路唱法是在1956年以后。但这一流派的形成却在19世纪末。此间20世纪30年代曾有学者著文谓之“许昌调”,抗日战争后期又被界首一带的人称为“漯河调”,不过均未得到广大观众首肯。直到

    6286字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