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现代文学

《华伦夫人之职业》演出的失败及讨论

分类:中国现代文学273字

《华伦夫人之职业》是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著名社会问题剧。汪仲贤说服了新舞台的班主夏月润、夏月珊兄弟,于1920年10月16日起,演出了这个剧目。排演和准备工作严肃认真,在上海五家报纸上登了广告,先后共演出三场,但观众一场比一场少。演出的失败引起戏剧界的震惊。围绕这次演出的失败,民众戏剧社在《戏剧》月刊上展开了讨论。有的文章反对剧本翻译的欧化,反对直译。有的主张大力发展自己的戏剧创作,也有的文章认为对外国剧本可用改译的办法。这些意见,特别是用改译的办法移植外国戏剧,对于我国现代早期戏剧运动的开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     (共273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运动·论争·思潮·事件

    (以发生和出现的时间先后为序)

    15字 103
  • 南开学校的新剧演出活动

    1914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的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敬业乐群会,该会内有俱乐部、演剧团。后又成立南开新剧团,下设编纂部、演作部、布景部和审定部。从1914年到1918年的五年时间里,在校长张伯苓的领导和支

    946字 97
  • 关于戏剧改良的论争

    1918年《新青年》第5卷第4号“戏剧改良专号”,发表了胡适、傅斯年等人的文章,提倡戏剧改良。胡适的《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提出反对传统戏剧,认为中国旧戏的歌舞等等,本来都是“戏剧进化史”上的落后形

    470字 148
  • 易卜生《娜拉》的翻译和早期问题剧创作

    易卜生是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开创者,他的《娜拉》(又译为《玩偶之家》或《傀儡家庭》)是典型的社会问题剧,曾被称为“妇女独立的宣言式”。早在1914年,春柳社在上海就上演过这个戏。1918年6月15日,《新青

    726字 108
  • 《终身大事》的创作和演出

    《终身大事》是“五四”时期兴起的社会问题剧中影响较大的独幕剧。胡适作剧。原是应留美同学之请用英文写的,归国后译成汉语,于1919年在《新青年》第4卷第6期上发表。《终身大事》的创作受到易卜生《娜拉》(即

    365字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