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学 > 出土亡佚古医籍

(二)甘肅省居延海地區的第一次發現

分类:出土亡佚古医籍2351字

在1930~1931年間的中國和瑞典組成的西北科學考察團在甘肅省居延海地區(張掖郡居延和肩水兩都尉遺址)挖掘了上萬枚的漢簡,它們均是在公元前一世以前的西漢初期駐守在居延邊塞地區在各處設立的烽燧人員所記録書寫的各種有關文書。這批漢簡在出土時大都散亂殘碎,但經過我國考古學者多次整理并相繼發表了數種考證釋文的專著。其中包括1943年的《居延漢簡考釋》、1959年的《居延漢簡甲編》、1980年的《居延漢簡甲乙編》和1987年的《居延漢簡釋文合校》。在這批居延漢簡中雖然尚無醫藥學專書,但也可看到一些與醫藥有關的零星資料。現將其分爲以下三個方面。

1. 臨床醫方漢簡

首先是治療病 ......     (共2351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出土亡佚古医籍

    (一)先秦醫籍中有關經脉流注方向的各種意見

    鑒於針灸木人的十脉系統并無每條經脉流注方向的具體標志,故只能從既知的先秦古醫籍對經脉流注的記述中作對比的考察。首先,可以歸納一下先秦醫籍對十二經脉(或十一經)流注方向的各種不同意見,并與針灸木人的手足陰

    1615字 40
  • 出土亡佚古医籍

    (一)手太陰脉循行徑路

    此脉在《足臂》一書稱爲“臂太陰”,《陰陽》稱爲“臂巨(鉅)陰”,《經脉》稱爲“肺手太陰之脉”。在針灸木人除鎸有本脉一條外,尚有支脉二條。其徑路是:(起點):顔面部口吻角(與循經此處下行的足陽明脉會合)→

    399字 20
  • 出土亡佚古医籍

    (一)手陽明脉循行徑路

    此脉在《足臂》稱爲“臂陽明脉,”《陰陽》稱爲“齒脉”,《經脉》稱爲“大腸手陽明之脉。”在針灸木人除鎸有本脉一條外,尚有支脉一條。其徑路是:(起點):顔面部目外眥角→額角→顳部耳上方→顳部耳后方→側頸部(

    452字 24
  • 出土亡佚古医籍

    (二)手少陽脉循行徑路

    此脉在《足臂》稱爲“臂少陽脉,”《陰陽》稱爲“耳脉,”《經脉》稱爲“三焦手少陽之脉。”在針灸木人除鎸有本脉一條外,尚有支脉一條。其徑路是:(起點):顔面部目上中央一眉中央一(在眉中此脉在早期古籍中的循行

    326字 19
  • 出土亡佚古医籍

    (三)足太陽脉循行徑路

    此脉在《足臂》稱爲“足泰陽脉,”《陰陽》稱爲“足鉅(巨)陽之脉,”《經脉》稱爲“膀胱足太陽三脉。”在針灸木人除鎸有本脉一條外,尚有支脉一條。其徑路是:(起點):顔面部鼻孔外側(平鼻孔)→目内眦→眉内端(

    574字 21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