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
来源 《伤寒论》
组成 麻黄 (去节) 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枚 (去皮尖),甘草一两 (炙)
先煮麻黄数沸,去沫,内诸药,煎热服,复取微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无汗再服。
主要效能 发汗解热,兼能镇咳平喘。
适应证 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方义略释 麻黄之作用,为放大皮下之微血管,同时振奋心力而发汗。桂枝亦为发汗药。麻、桂合用,发汗之力更大。故古来医家均认麻黄汤为发汗峻剂,治太阳伤寒,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者。杏仁含苦杏仁素,入胃后分解为氰酸,有麻醉作用,为镇咳平喘药,对热性病之气粗气促有镇静缓和之功。甘草含甘草糖、葡萄糖,为 ...... (共1083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