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黄公望生平思想之变
黄公望之所以 “神明变化”,与其生平经历有密切关系。大致而言,黄公望的生平经历了三大阶段: 出继、为吏和隐逸。其中20多年奔波于仕途而“试吏弗遂”,是导致他弃绝功名,归隐山林,寄情山水的直接原因。
黄公望 (1269—1354年)(1)原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据黄公望之友钟嗣成的《录鬼薄》记载,黄公望 “乃陆神童之次弟也,系姑苏琴川子游巷居,髫龄时,螟蛉温州黄氏立为嗣,因而姓焉”。陆坚因此改姓黄。由于他的黄姓老父已年届90才立嗣得子,“见子久,乃云 ‘黄公望子久矣’”。故名公望,字子久。大痴学人、大痴、大痴道人、一峰道人等号,是他晚年隐逸时期所取,明显地烙上 ...... (共2820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