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指事字。甲骨文作“”、 “”,短横画在长横画之上,以表示其在上。金文作“”。春秋文字作“”,或在上添加一竖笔作“”,为隶书所本。战国文字形体较为复杂,大多数仍沿用春秋文字作“上”;或作“”,下添一短横画,乃无意义之饰笔;或作“”,省去上部之短横画;或作“”、 “”、 “”,从辵、止,乃追加之义符,使“上”字演变为从辵或止上声的形声字。“上”字本义原指方位,与“下”相对。引申之则可指高处。《说文》:“上,高也。”由高引申则可指天。《书·文侯之命》:“昭升于上。”马融注:“上,谓天。”虢叔钟:“皇考严在上。”亦其例。进一步引申之则可指君王 ...... (共300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