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鸦头
《春末闲谈》第12行:
“当长夏无事,遣暑林阴,瞥见二虫一拉一拒的时候,便如睹慈母教女,满怀好意,而青虫的宛转抗拒,则活像一个不识好歹的毛鸦头”——
“毛鸦头”——绍兴话读若普通话,是“毛丫头”用旧时浙江官话的音译写法,泛指小女孩。“毛丫头”即黄毛丫头,“丫”吴方言不读“鸦”,读若“窝”,而官话的音与北方话“ya”相近,鸦、丫恰好同音,就写成“毛鸦头”了。“丫头”原指旧时大户人家的丫环、使女,毛丫头就是年纪小的丫环,后引申泛指小女孩,略带贬义。如“生了个毛丫头”(不满意生了个女儿);又引出骂人的俚语,如“丫头胚”(当丫环的料)、“丫头生”(丫环 ...... (共614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