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公
在一个同姓聚居的宗族中,往往要有一位族长来主持本族的日常工作。各地民间的族长称“宗子”或“族长公”,一般都是推举族内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者为族长。在封建时代,族长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很大的宗法权力。一般而言,宗族内部的各项事务和日常管理一般都由族长担当。其大如宗庙祭祀、族产管理,小到家庭纠纷和婚丧喜庆,族长都拥有宗法大权。福建地区的族长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宋代理学家提出恢复宗子法的主张后,宗子的族长地位在福建各地民间家族中被普遍承传下来。如侯官云程林氏家族在其族谱中对宗子的作用曾作了详细的阐述:“治家当仿古立宗法,如始祖之嫡子则承 ...... (共728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