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 > 三峡民俗文化

悬棺葬

分类:三峡民俗文化619字

三峡地区的丧葬风俗因地方不同,所举办的仪式也形式多样,但总体来说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悬棺葬和岩墓葬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安葬方式,与汉族的掩棺入土和火葬完全不同,因其棺材形制如船形,因此亦可称船棺葬,棺材多被置于悬崖峭壁上的陡坎、台阶或岩洞里。先民根据宗教“灵魂不死”的观念,幻想人死后,其灵魂可以到另一世界去生活,且能采取一定的方式与原先的社会群体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悬棺葬在陡峭的山崖上,临江水而又高高在水面之上,永不再受洪水之威胁,却又能与那曾滋养过他们的生命之水朝夕相伴。三峡丧葬习俗中最特殊也最有名的是悬棺葬。悬棺,是 ......     (共619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三峡民俗文化

    建筑与居住民俗概述

    建筑与居住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建筑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如新建住所时的一系列入住仪式和习俗,居所内部物品的摆设,以及住房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

    3140字 37
  • 第一章 民俗概述

    本章是了解和认识民俗、三峡民俗概况的入门篇。主要就民俗的概念、民俗的分类、三峡地区民俗的主要类别、民间习俗的文化渊源、民俗的主要特征进行讨论,旨在了解民俗和三峡民俗的基本情况,对后面学习和掌握三峡民俗事

    111字 112
  • 第一节 民俗的概念和分类

    民俗,即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特征之一。三峡地区,是土家、苗、侗、汉多族人民聚居的地区,在这里各民族又保留了各自的民俗文化而且自成群落。总之,该地区是一个兼容着多元文化的地区,因而各

    433字 135
  • 民俗的概念

    民俗拆析开来,有三个元素:风、俗、习惯。简单地说,民族群体的习惯,是为适应特定的地理、历史、宗教、政治环境的最佳选择。“习惯”被认同、凝固成了“风俗”(即经历了“风”化、规范化的过程),这时它在一个民族

    1500字 139
  • 民俗分类

    韩国人赵治勋在《韩国民俗学概说》一书中对民俗作了这样的分类:一是口头传承类,包括神话、传说、民谚、童话、笑话、民谣、牧歌、谚语、方言、隐语、民俗剧的台词等;二是信仰传承类,包括礼曹、占卜、禁忌、主簿、自

    3605字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