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
亦稱“圖章”。“印”,從爪從卩,用手持節以示信,古人用以昭信。 古稱“鉩”或“”,後作“璽”。一般認為其出現和使用始於春秋戰國之間。《後漢書·祭祀志》:“自五帝始有書契。至於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蔭。”秦統一六國後,皇帝所用印章專稱“璽”,因以玉為之,後世稱“玉璽”;而官、私所用印章均改稱“印”。漢代官印始稱“章”及“印章”。王莽將匈奴單于之璽改稱“章”,魏晋王朝賜少數民族首領的王印改稱“印”。唐武后將璽改稱“寶”,官、私印又有“記”、“朱記”、“關防”、“圖章”、“花押”等名稱。印章的文字、形制隨時代變遷而變 ...... (共559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