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篆刻

印式

分类:中国篆刻187字

指印章的形式。包括印的鈕式和印面形狀等。古代印章鈕式有龜、虎、柱、瓦等多種。鈕式不同,使用範圍亦有别。印面形狀在秦以前較複雜多樣,有方、圓、曲尺形、菱形、連珠、三角、方圓一體等。秦統一中國後至漢唐,印面多為方形和長方形。元明之際,篆刻藝術興起,印的鈕式和印面形狀更富有變化。又,印式後亦借作印譜的代名詞,如明汪關嘗輯自刻印成《寶印齋印式》等 ......     (共18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篆刻

    圖書

    印章名稱之一。原為鈐用於書畫、典籍之上的專用印章,後世作印章之代稱。明徐官《古今印史》:“陸文量曰:‘古人於圖畫、書籍皆有印記某人圖書,今人遂以其印呼為“圖書” …… 莫 之 正矣。’”又清桂馥《續三

    252字 23
  • 中国篆刻

    刻印潤筆

    篆刻家刻印的價目單。亦稱“刻印潤格”、“刻印潤例”。《隋書·鄭譯傳》載:“上(文帝)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高熲戲謂譯曰:‘筆乾。’譯答曰:‘出為方嶽,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潤筆”之風,

    243字 20
  • 中国篆刻

    印章名稱之一。最早出現於秦代。朱劍心《金石學》引《漢舊儀》:“秦以來,天子獨稱璽,又以寶,羣臣莫敢用也。始有印字。”許慎《説文解字》:“印,執政所持信也。”廣義而言,“印”同“璽”,為官、私印的總稱。

    146字 20
  • 中国篆刻

    璽印

    古代官、私印章的總稱。從傳世印章實物看,秦以前只用“璽”,秦以後最多見“印”。故前人多有“秦璽漢印”之説。在秦代,除帝王外,皆不准用“璽”,而代之用“印”。故“秦璽漢印”之説並不確切。戰國璽西漢官印

    117字 15
  • 中国篆刻

    受命璽

    亦稱“傳國璽”。印章名稱之一。為帝王專用印璽。歷代皇帝自稱受命於天,故名。傳受命璽始於秦始皇,李斯篆,孫壽刻,印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明朱象賢《印典》:“《録異記》:歲星之精,墜於荆山,化而

    257字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