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书画艺术

三方古玺

分类:中国书画艺术1719字

三十年代传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三件古铜玺, 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或证印至迟起始于殷商时代。此与古籍记载相吻合, 如: 秦以前 “民皆以金玉为印, 各服所好” (汉卫宏 《汉官旧仪》 卷上), “至于三王, 俗化雕文, 诈伪渐兴, 始有印玺” (《后汉书 ·志·祭祀下》)。明代甘旸 《印章集说》 专列 “三代印”驳元代吾丘衍 《学古编》 “三代时却又无印” 之说:“(唐代杜佑) 《通典》 以为 ‘三代之制, 人臣皆以金玉为印, 龙虎钮, 其文未考’。或谓三代无印, 非也。《周书》 曰: ‘汤放桀, 大会诸侯, 取玺置天子之座’, 则其有玺印明矣。虞卿之弃, 苏秦之佩, 岂非周之遗制乎? ......     (共1719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书画艺术

    印章起源

    ①中国古印的出现, 人们最早是从“范” 的作用得到启发。范, 本字作 “範”, 泛指各种模具, 于印章则称 “印模”, 即范母。本世纪五十年代,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一件商代残印白陶, 上有 “从” 字残形

    904字 18
  • 中国书画艺术

    “印”的别称变迁

    甲骨文中 “抑” 写“”成字表示按的意义。《吕氏春秋 ·适威篇》; “民之于上, 若玺之于涂, 抑之以方则方, 抑之于圆则圆。” 《淮南子》:“若玺之抑埴”, 则文献将玺捺于泥上称为 “抑埴”。商周

    1647字 38
  • 中国书画艺术

    面面印

    亦称穿带印,创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代。方形而体扁,两面铸刻印文,中间多横穿一扁孔或圆孔,以便穿上带子,作佩带之用。清代以来俗谓两面印。可见者,吴昌硕1925年自刻白文“仓硕”、朱文“俊卿之印”,边款云:

    270字 16
  • 中国书画艺术

    缪篆立名

    缪篆是摹刻印章的一种富于变化的篆书。王莽时官定的“六书” (即古文、奇文、篆书、佐书——隶书、缪篆、鸟虫书)之一。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

    340字 27
  • 中国书画艺术

    唐以前印识

    岳珂述唐以前印识可证者,唯“开元”与“贞观”。在遂良则曰“褚氏”;在王涯则曰“永存”;太平公主则有“三藐母驮”;范阳窦蒙则有“审定游艺”,或著“龟益”窦臮之号;或分陶安(徐祭酒峤之印)、东海(李起居造

    221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