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古代建筑

明代建筑

分类:中国古代建筑308字

明代建筑以砖城、宫殿最为突出。如南北两京及其宫殿,均建筑得壮丽豪华。明成祖时,建筑之盛达到最高峰。今日所见的长城雄姿,即为明代所建。由于制砖业的发展,明代县城城墙也都用砖包砌,民间建筑亦多使用砖瓦。这时期的官式建筑已完全程式化、定型化,建筑装饰琐碎繁褥;但某些组群建筑的布局与形象却富于变化。明代江南住宅,一般用穿斗式木构架、或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结构;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屋顶结构也比北方住宅为薄。厅堂内部,按需要用罩、槅扇、屏门等自由分隔。上部天花做成各种形式的“轩”,形制秀美而富于变化。架与装修仅加少数精致的雕刻,涂栗、褐、灰等色 ......     (共308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古代建筑

    巢居

    先秦文献追述建筑的起源,认为是从“有巢氏”教人 “构木为巢”开始的。从 “有巢氏”的名称可知,巢居产生于氏族社会。巢居的原始形态,可推测为在单株大树上架巢,即在分枝开阔的叉间铺设枝干茎叶,构成居住面;

    151字 78
  • 中国古代建筑

    地穴式居室

    这种地穴式居室建筑以黄土地带的仰韶文化为多。它的特点象一个地穴,一般作上小下大的袋状,有单室和双室两种。(图二)图2

    65字 86
  • 中国古代建筑

    半穴居式居室

    这是我国仰韶文化时期有代表性的一种居室建筑。它利用挖下去的坑边当作墙壁。墙壁上面立柱子。坑穴(也就是室内) 中间立上一根高柱子,然后把四周的柱子与室内那根柱子连在一起,搭成一个斜坡式的屋顶。用草拌上泥

    122字 131
  • 中国古代建筑

    方形住房

    仰韶文化的一种半地穴式房屋。其建造法是在黄土地面上掘成0.50~0.80米深的浅穴。面积约20平方米左右,最大的可达40余平方米,内转角成弧形。门口有斜阶通至室内。阶道上部可能搭有简单的人字形顶盖。浅

    273字 94
  • 中国古代建筑

    商代建筑

    随着青铜器的使用,商朝已有较成熟的版筑夯土技术,这是我国古代工程的一大进步。商后期,王公贵族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和陵墓,其种类见于甲骨文的有“家、宅、宫、宗”等,与当时奴隶的穴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商

    647字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