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②;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②;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④。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⑤。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也⑥。
〔注释〕 ① 尚: 崇尚、推崇。贤: 才、能;清魏源称“贤(者)”为“瑰财畸形”(《老子本义》)。尚贤: 好名(据明代释德清《道德经解》)。 ② 不争: 不争功名,返自然也(西汉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 ③ 不贵: 贱。不贵难得之货: 贱珍;河上公注曰:“言人君不御珍宝,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也。”(《老子道德经章句》)盗: 偷、窃。 ④ 可欲: 可以惹引人之欲望的(事或物),如美色、美味、 ...... (共2304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