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不二
分类:秦汉文化史218字
学术类名词。指事物内的相反两方面,必有一方具于主导地位。《春秋繁露·天道不二》:“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两起,故谓之一,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以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是不可能的来说明这个道理,并把它推广应用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指出: 一个中心为“忠”,两个中心就是“患”,强调在君臣、父子、夫妇关系中,君、父、夫永远居于主导方面,臣、子、妇永远居于辅助方面 ...... (共218字) [阅读本文]>>
学术类名词。指事物内的相反两方面,必有一方具于主导地位。《春秋繁露·天道不二》:“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两起,故谓之一,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以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是不可能的来说明这个道理,并把它推广应用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指出: 一个中心为“忠”,两个中心就是“患”,强调在君臣、父子、夫妇关系中,君、父、夫永远居于主导方面,臣、子、妇永远居于辅助方面 ...... (共218字) [阅读本文]>>
佛教术语。指万有之实体真如,是唯一之信心,不为他心所夺。
道教师祖称呼。指后圣李君太师彭为一师,后圣李君上相方诸宫青童君,后圣李君上保太丹宫南极元君,后圣李君上傅白山宫太素真君,后圣李君上宰西城宫总真王君。“右五人,一师四辅。辅者,父也,扶也。尊之如父,持之得
道教论题。《太平经》卷三十五云:“一男者当得二女,以象阴阳。阳数奇,阴数偶也。”男女是阴阳之本,人不得失其本,致大害。“然天法,阳数一,阴数二。故阳者奇,阴者偶,是故君少而臣多。阳者尊,阴者卑,故二阴当
参见“熹平石经”。
学术类名词。指不同的言论主张都是为了追求同一的目标。《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西汉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以此作为评论先秦诸子之学的指导思想。其解释所谓“一致”,是“务为治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