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疆域地理

第九章 隋唐之疆域范围

分类:中国疆域地理1293字

隋代统一中国,定都长安(以洛阳为东都),境域所至,其初年北及西南皆较南北朝全疆为狭。盖隋初年之疆域失南北朝时所有之云南省及贵州、广西两省一部之统治权,而辽宁省之东部,并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省之北部,亦不为中国所有。失地之原因,南方则在陈时已不能统有全疆,蛮夷部落纷纷独立。北方则自汉灭匈奴后,鲜卑取匈奴旧地而代之兴,及鲜卑侵入中国,不能兼据北方之地,其地乃为柔然、丁零等部属所据。后突厥(Turk)崛起于西北,征服柔然、丁零、西域,奄有北方之地,其势力遂渐内侵焉。及文帝服突厥,北疆始扩。炀帝平林邑(在今安南南部),置比景、海阴、林邑三郡,南 ......     (共1293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疆域地理

    第二章 夏国之范围

    夏人起于西北,与商人(夷之一支)起于东方,成对峙之势。《左传》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

    1588字 71
  • 中国疆域地理

    第六章 战国时代之中国疆域范围

    战国为汉族形成之时代,其时中国疆域除春秋时所有者外,益东扩展至辽东、朝鲜,北扩展至今热、察、绥三省,西举甘肃、四川,南达洞庭湖以南之境。盖战国时,开化之地已占有今陕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

    2393字 71
  • 中国疆域地理

    第二章 郡县制之始起

    春秋以前之地方制度,不可详考;大略分为国(国都)、邑(大邑曰都,小邑曰邑)、鄙(乡鄙)三级。其后小国之被灭者及大邑渐化为县,边邑又渐化为郡。东周以前,古书中虽已有郡县之说,但皆晚出之史料,不可深信。至春

    1347字 21
  • 中国疆域地理

    第四章 州制之成立

    区划天下之州制,本起于战国时人之理想。此类州制初只在学者口中及书上叙说,实际上并未有将天下分为若干区域之真正的地方制度也。此制之实现最早起于汉武帝时。案《汉书·地理志·总序》曰:“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

    1864字 36
  • 中国疆域地理

    (一)三国至西晋

    (甲)三国之州制:魏曹操于汉献帝时改汉十三州为九州。其制实行未几,至魏文帝时恢复为十二州:司隶——今河南中部及北部、西部并山西西南部。幽州——今河北北部及察哈尔南部并辽宁大部,兼热河南端、朝鲜北端地。并

    1438字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