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房
加工并出售淀粉及淀粉制品的作坊所用常见招幌,是在门首对称悬挂缀幌绸的两只大粉团模型,有如两只大豆包。清代北京鼓楼西大街的“天泰号”粉房,用的便是这一招幌(图36,据《中国街头风俗集》所附插图重绘)。有的还在粉团模型上书有字号或“粉房”字样;还有以量器“斗”的平面模型为幌(图37),据日本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参考馆所藏实物绘制)。除以粉团模型作幌外,还有以制粉工具如汲水柳罐或模型和粉镟子模型作幌。明代磨坊则直接以字牌作为招幌(图38,见明刻本《金瓶梅》小菜。其招幌通常以半圆形的半张煎饼模型、弧面朝下,缀以三只幌绸,上书“尖(煎)饼铺”三字,或悬一象征整 ...... (共374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