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熙宫
明朝宫内的演剧机构。明初洪武年间在南京设教坊司,属礼部,承应宫廷乐舞。分乐工、舞工、歌工,攛掇百戏、院本、女乐等。永乐(1403—1424)间迁都北京,安置教坊司于东城金华坊(今东四南大街)本司胡同,专司演奏音乐和演戏;排练在演乐胡同;官妓所居在勾阑胡同(今内务部街)。除承应内廷外,还须侍应官员的传唤。院本的排练,则隶于钟鼓司。至神宗万历时(1573—1620)“始设诸剧于玉熙宫(今北海西侧、北京图书馆旧址所在地)以习外戏,如弋阳、海盐、昆山诸家俱有之。其人员以三百为率,不复隶钟鼓司”(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玉熙宫演员基本为男伶,除演昆弋诸腔之官戏外,尚有“过锦 ...... (共341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