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腔与调腔
昆剧艺人兼工其他声腔时,称本工的昆腔为“本腔”。张岱《陶庵梦忆·不系园》记载:明崇祯七年,甲戌(1634)十月,“是夜,彭天锡与罗三、与民串本腔戏,妙绝;与楚生、素芝串调腔戏,又复妙绝。”姚燮《今乐考证·今曲流派》认为“越东人呼弋阳腔曰调腔”,但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史讲座》中以调腔为余姚腔,蒋星煜《中国戏曲史钩沉》推论“或是弋阳腔受余姚腔的影响而形成的徽池雅调”,而考证的结论是:调腔应属余姚腔的后裔或支派。调腔起始于晚明,由徽池雅调演变而来,传至越东,盛行于清代浙江的绍兴、新昌、嵊县、浦江、建德、余杭、鄞县一带,至清末民初,迭经战乱而渐趋 ...... (共396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