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滩
滩簧的一种,即“苏州滩簧”(用本地民歌小调说唱的小戏)。原名“南词”或“对白南词”,约形成于明代中叶。其演出形式,由七人围桌而坐(有时只用五人),分别按戏曲生、旦、净、末、丑的行当分工,自奏自唱。一人可兼唱数色。也有对话,但基本上是属于一种坐唱式的曲艺形式。苏滩演唱的是代言体脚本,有“前滩”“后滩”之分。“前滩”代表了苏滩的正宗和主流,其剧目绝大多数改自昆剧传奇,但与昆剧相比,不仅昆剧原来典雅、深奥的长短句唱篇改成了明白易懂的七言句,连念白都完全通俗化了。“后滩”是玩笑戏,以丑脚为主。苏滩在清光绪前,是一种民间的业余文艺活动,直到清 ...... (共594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