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腔
原为南戏五大声腔之一,而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杭州腔已衰落消失,惟有昆山腔经过六百多年的历程,至今尚传唱于世。据魏良辅《南词引正》记载,昆山腔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首先为昆山腔的发扬作出贡献的是昆山千墩人顾坚,他精于南辞,“善发南曲之奥”。又据周元《泾林续记》披露,明太祖朱元璋曾召见昆山的老寿星周寿谊问道:“闻昆山腔甚嘉,尔亦能讴否?”足见元末明初,昆山腔的名声已经传扬开来。当时人瞿佑在[一萼红]《西厢待月》歌词中说:“艳曲新腔,至今唱满吴娃。”可知这种新的戏曲声腔已在吴地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孕育出来了。及至明代正德、嘉靖 ...... (共504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