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方法

认识论逻辑

分类:方法440字

又叫认知逻辑,是数理逻辑在哲学认识论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它所处理的是诸如知道、相信、主张、断定、怀疑等认识论范畴之内所产生的逻辑结果。它不处理事实逻辑的基本事实结果,即不处理那些确实怎样、必然或可能怎样的情况,而是处理与人们知道、相信、主张或怀疑其怎样有关的情况。早在古希腊,柏拉图、斯多亚派就已触及到认识论逻辑的问题;本世纪50年代,芬兰逻辑学家冯·莱特(G·H·von Wright)在他的著作《道义逻辑》和《模态逻辑》中,除了研究原有的真值模态逻辑之外,还提出了道义模态逻辑和认知模态逻辑(即认识论逻辑)两种新的模态逻辑,开创了认识论逻辑研究的新方向,从此 ......     (共44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方法

    二元对比排序方法

    模糊排序中最常用的方法。所谓排序是针对某种特定含义进行的。例如,在人群中按健康程度排序就是一个典型的模糊排序的例子。二元对比排序,是指对几个特定的排序对象在两面对比的基础上所做的整体排序。常用的二元对比

    1325字 26
  • 方法

    三分法

    三相模糊统计方法的一种特定方法。将一个论域分成三个模糊区域,关键在于找到二个分界点。例如:〔老,中,青〕的划分,在人的年龄集合〔0,200〕上要找到老年与中年的分界点,用ξ表示。还要找到中年与青年的分界

    518字 40
  • 方法

    内涵逻辑

    从某种严格的意义上说,内涵逻辑是研究涉及到意义或者意义等同的推理那种逻辑的一部分。它是和外延逻辑相对应的一种逻辑。外延逻辑对其一般原则的陈述和论证仅与下述概念相关:真与假,真值、集合或者类的同一和差异,

    1257字 22
  • 方法

    反三段论

    多重复合判断推理的一种。所有三段论都可以表述为多重复合判断“如果p且q,那么r”。其中p和q相当于三段论的两个前提,r相当于三段论的结论。所谓反三段论是沿着与三段论相反的方向进行的演绎推理。推理过程是首

    391字 20
  • 方法

    公理化方法

    一种构造理论体系的演绎方法。包括两个要点:第一,它在一个理论中明确区分了初始概念和被定义概念,出发命题(即公理)和被证命题(即定理);第二,它明确规定了演绎的规则。运用这些规则于公理和已证定理,就可以证

    1897字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