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传统语言学

散文

分类:传统语言学248字

训诂学术语。又称“散言”,或简称“散”。①与“对文”相对,指文献中单独使用一组同义词中的一个来表达这组同义词的类义,上下文中没有与这个词对举、比较的同义词。如《诗·郑风·遵大路》孔颖达疏:“《地官·遂人》云: ‘浍上有道,川上有路。’对文则有广狭之异,散则道、路通矣。”《诗·召南·羔羊》:“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孔颖达疏;“散文则皮,革通。《司裘》曰: ‘大丧饰皮车。’谓革辂也。”②同“浑言”。如《说文解字·巾部》:“帚,所以粪也。”段玉裁注:“垒与埽对文则二,散文则一。”参见“浑言” ......     (共248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传统语言学

    古韵

    音韵学术语。①泛指古代汉语韵部。②特指上古汉语韵部,与之相应,“今韵”指中古汉语韵部。传统音韵学关于古韵的研究,主要成就在于古韵分部。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诗经》韵字和《说文解字》的谐声偏旁,兼及先秦两

    2504字 63
  • 传统语言学

    国故论衡

    小学著作。清末民国初章炳麟撰。《国故论衡》3卷,上卷专论小学。上卷凡11篇,其中《成均图》、《二十三部音准》、《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语言缘起说》、《转注假借说》5篇最重要。《成均图》阐述章氏古韵23

    1395字 57
  • 传统语言学

    三十六字母

    音韵学术语。指表示中古声母系统的36个代表字。唐末僧人守温创造30字字母,后人又增加6个,成为三十六字母,即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

    325字 78
  • 传统语言学

    诗韵析

    音韵学著作。清汪烜撰。汪氏字灿人,新安(安徽歙县)人。书成于雍正元年(1723)。此书卷首载“论音”及韵总图,卷末论作诗之法,正文按《诗韵》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分为五卷,仿《韵法直图》分32母(

    384字 53
  • 传统语言学

    双声叠韵—贯图

    音韵学著作。清丁显撰。丁氏是江苏淮安人。书成于同治三年(1864)。此书推崇方以智的音学理论,在韵图的组织、分韵列字上多用其说、书中分声母为21类,每一类又分为粗、细两种音。21声母分属九音(顎声、舌头

    297字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