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雀路与猎道

满族先民在绵延千里的茫茫林海里狩猎时,辨方向,明路线是其安全往返的首要条件。机敏的猎人如果发现白色的鸟屎,便会欣喜万分.鸟在他们的观念中,是能凌空天穹,晓彻天神意图的灵禽。白鸟屎是“雀书”,不仅是吉祥的预兆,也是指路辨向的路标,实际上,鸟的飞行是有规律的,猎人是根据其活动规律找到了“雀路”。不过,当时的猎人给它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满族猎人有很高的观星能力,能根据星辰的位置和变化来测定季节、方位、时间和气象变化,并在悠久的祭星习俗中,形成一个以冬令时辰为主的星辰系谱,其中塔其妈妈(蛇星)、依兰乌西哈(三星)、莫林乌西哈(野马星)等为计时 ......     (共694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秋弥大典

    满族传统的出猎方式是聚众合围。《大金国志》载:金都“四时皆猎,……每猎则以随军密布四围,名曰围场。”到了清代,这种打围的规模到了空前程度。康乾盛世,清廷每年组织一次由皇帝亲自主持,王公大臣和各族首领参加

    637字 90
  • 满族猎俗

    满族先民女真人有集体围猎之俗,“不论人之多寡,照依族寨而行。”各出箭一支,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面,不许错乱。金代的猛安谋克制,清代的八旗制由此发展而来。清代,满族民间狩猎仍袭古俗。一般打围

    1745字 65
  • 蒙古狩猎今昔

    蒙古狩猎今昔蒙古族是一个狩猎的民族。《蒙古秘史》中记载的“林中百姓”即是猎民。公元七世纪前,基本是以狩猎为主。《魏书·失韦传》与《北史·室韦传》均称:“用角弓,其箭尤长。”“多略貂皮”。《世界征服者史》

    1729字 80
  • 饶有风趣的蒙古围猎

    围猎,是蒙古族古老的生产活动。围猎的历史可追溯到蒙古汗国以前。十二世纪末成吉思汗的蒙古部与脱斡邻勒的克烈部在肯特山一带曾联合进行过大规模的围猎活动。成吉思汗的儿子察合台、窝阔台都有自己固定的围猎场。元朝

    959字 95
  • 貂的生态及毛皮价值

    貂为哺乳纲,鼬科细皮毛兽。关于它的生态,在我国文献上早有记载。许慎《说文》:“貂,鼠属,大而黄黑,出胡丁零国。”丁零,即今辽东高丽诸地。地方志记载“其鼠大如獭,而尾粗如狐。”貂的型体似中等大小的家猫。体

    1538字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