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洋场
特指旧上海的租界或租界的繁华景象。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英租界在上海县城以北的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岸建立,1848年美租界在苏州河北岸的虹口建立,1849年法租界也在上海县城与洋泾浜之间的土地上建立。原来租界只是为避免“华洋杂居”容易发生华洋冲突而划出和建立的洋人居住区,因当时称洋人为“夷”或“彝”,所以城里的华人称租界为“夷场”或“彝场”;又因租界原大多为城北的坟地,于是也称之为“北邙”(义取洛阳北邙山是坟地)、“北里”或“北海”。1853年(咸丰三年)上海县城爆发小刀会起义,城内的不少百姓进入租界避难;1860年后,太平军东进攻占苏南、浙北的大部分地区, ...... (共827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