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耳以素乎而
这句话出自 《齐风·著》,是对新郎服饰形象的描写。
诗中分别提到“充耳以素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充耳”是悬挂于冕冠两侧的丸状玉石,下垂及耳,可以塞耳,其目的在于“止听”——象征不听妄言,不完全是为了装饰,故谓之“充耳”,亦谓之“瑱”(tiàn)。《鄘风·君子偕老》:“玉之瑱也。”金鹗《求古录礼说·笄瑱考》“瑱之制: 悬之以(dǎn胆), 上系于笄, 瑱与谓之充耳。 从而得知, 瑱是系在上的,是垂在两耳附近的一段丝绳。天子诸侯丝用五色,人臣则用三色。使用时上系于冠,下垂至耳,在的末端再各系一“瑱”。从《 ...... (共504字) [阅读本文]>>